不忘初心 绿色再生

全球废PE塑料贸易体系演变

字体大小:

文章导读

中国从2017年起颁布的一系列“禁废令”对全球废塑料贸易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选择聚乙烯(PE)塑料作为案例,对1976-2017年全球废PE塑料贸易网络的特征进行描述。结果显示,到2016年为止,网络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在持续增加。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废PE塑料大致从以欧盟国家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流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废PE塑料进口量急剧增长,2014年吸收全球出口量的60%以上。以2013年的“绿篱”行动为起点的一系列固体废物进口管理措施导致中国的废PE塑料进口量以及全球的出口量从2014年开始大幅度下降。马来西亚、土耳其、越南等发展中国家近年已经逐渐开始大量进口废PE,然而这些国家的进口量并不足以使其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废PE塑料回收产业中心。为了解决全球废PE塑料贸易体系面临的挑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当携起手来,增强国内自主消化废PE塑料的能力,共同建立更加强大的全球循环经济体系。

主要结论

1.贸易网络格局和结构


对1976、1986、1996、2006、2016以及2017年共六个时间断面上的全球废PE塑料贸易网络的分析发现:


1)1976-2017年期间,全球废PE塑料贸易网络中的国家数量、贸易伙伴关系数量以及平均贸易量都呈上升趋势(图1)。

2)全球废PE塑料贸易网络中存在两大贸易社团:欧洲社团和亚洲–美洲社团。欧洲国家之间有着密集的贸易关系,形成1-3个社团。亚洲–美洲社团则主要是美国向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进行出口(图2)。

3)六个时间断面中,1996年和2016年的网络指标呈现了转折趋势。各国间的贸易关系在1996年变得更加松散,而2016年又重新变得紧密


1.webp.jpg

图1. 全球废弃PE塑料贸易网络及其中国家数量、贸易伙伴关系数量和各国平均贸易量演变


2.webp.jpg

图2.全球废弃PE塑料贸易网络中贸易社团示意图。每个颜色分别代表一个不同的社团


2.全球各区域的进出口量分布


图3所示,全球废弃PE塑料贸易的历史可根据各区域的进出口情况划分为三大阶段:

阶段1(1976-2000):全球总进出口量都较低且增长速度缓慢,进口和出口都由欧盟和北美洲主导。

段2(2001-2014):全球贸易量急剧增长。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进口量快速增长,占全球总进口的一半以上。出口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欧盟,其余地区的出口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段3(2015-2017):全球总进出口量都呈下降趋势。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进口量和其余各地区的出口量都持续减少


3.webp.jpg

图3.全球各区域的废弃PE塑料进口量(左、中上)和出口量(右、中下)


3.典型国家及地区的贸易情况


3.1.发达国家


净出口废PE的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其中,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法国始终占据着主要净出口国的地位。2006年,这些国家各自的净出口量已经全部超过1千吨。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净进口量很小。到2017年为止,荷兰是唯一一个年净进口量大于1千吨的发达国家。


从2016年开始,发达国家的贸易差额出现了转折点:五大净出口国的年净出口量全部出现下降趋势,而且个别国家从净出口变为净进口。2017年,发达国家中净出口国的数量首次减少。


发达国家中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是欧盟、美国和日本。欧盟在2000年前进出口基本平衡,之后转向净出口,平均年出口量占全球年出口量约60%。2012年起,欧盟的出口增速下降,进口增速上升,其年进口占全球年进口量比重仅仅在2014-2017年期间就将近翻倍,达到38%。


3.2.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中国大陆以外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年净进口或出口量都不足0.5千吨,而且直到2016年前都增速缓慢。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最典型的是中国大陆和东南亚。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废弃PE塑料进口者,其净进口量始终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10倍以上。1999-2003这四年间,中国大陆进口量飙升,年进口量在全球年进口量中占比从不足10%涨至60%左右。2013年“绿篱”行动后,中国大陆年进口量和占比都呈下降趋势。


东南亚于2000年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2015年又重新转为净进口,进口量增长和出口量下降都较为显著,进口量在2016-2017一年间就实现翻倍。尽管如此,东南亚地区的年进口量仍然仅占全球年进口量的10%左右。

结论

1)全球废PE贸易网络的演化存在两个重要的转折点:2001年和2014年。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此后中国废PE进口大量增加。2014年,由于中国2013年“绿篱”行动加强对进口废塑料的质量把控,一部分废PE开始分流到东南亚国家。

对贸易网络指标的分析中也发现,网络中贸易伙伴关系由密到疏、再由疏到密的两个转折点分别与2001年和2014年大致对应。2001年中国开始大量进口之前,废PE出口国一般向较多个地理位置较近的国家少量出口。2001年之后,中国巨大的进口能力和低廉的价格改变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许多国家开始向以中国为主的少数国家出口,因此网络整体的贸易关系才会变得稀疏。同理,2014年中国大幅减少进口之后,网络的贸易关系重新变得密集。唯一的不同是贸易关系的地理距离没有再次回落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只和邻国贸易已经难以满足各国的废PE出口需求。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模式存在明显差别。发达国家以净出口为主且出口量持续增加;发展中国家贸易量小,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多为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有向净出口或净进口两极分化的趋势。


由于国内塑料回收处理成本较高,发达国家倾向于将废PE以低廉的价格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同时,发达国家对PE塑料的需求已经趋于平稳且能通过国内生产力满足,因此缺少进口废PE作为原材料的缺口。然而,许多新兴市场国家近年也转为净出口。这是因为其回收系统处理低质量废塑料的能力较为薄弱,而废塑料质量又参差不齐,常常夹带其他污染物,最终大部分只能通过焚烧或填埋,存在环境隐患。


基于本文的结论,如果近年越来越多东南亚国家颁布废塑料进口禁令的趋势持续下去,全球废PE贸易体系将出现新的进口缺口。即便其他相似的新兴市场国家能够向净进口国转型,这个缺口也很难完全填补,因为发展中国家整体偏小的贸易量和发达国家出口量有明显的差距。因此,我们建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塑料循环经济系统。一方面,需要提高废PE的质量,确保其能被顺利回收;另一方面,要发展国内针对废塑料处理的科技、设施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本国吸收废PE的能力。

转自:资源循环与城市代谢 公众号


更新日期:2020-06-04